您所在的位置:济南精神病医院 > 精神障碍 >

那些被宠坏的中国式子女

来源:吉林中山医院精神心理科         时间: 08-28

  很多父母对孩子特别溺爱,觉得自己曾经过得很穷、不好,所以不希望孩子重复自己过往的生命模式,就会把比较好、比较、比较贵的给孩子,甚至对孩子要求,都会尽力满足。

  很多父母非常,除了给孩子提供一些生活物质,自己也在学习成长。

  但在引导孩子过程中,很多人走入一个误区,怕拒绝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怕一些言语行为对孩子有伤害。

  结果思想教育方式变成了一种无限给予,猛烈的认可和赞美都让孩子麻木了,甚至孩子觉得权限可以大于你,开始对你指手画脚。

  01

  从心理学角度和多年观察来看,孩子从小到大是一个接收和接受的过程,但父母为了给孩子自信,会过分给孩子很多权限,对孩子的很多要求都的支持和答应。

  过分的溺爱骄纵,也是导致很多孩子产生错误行为的主要原因。

  很多父母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怕孩子受委屈,怕被同学欺负,身心受到创伤。

  但孩子有时需要一些痛苦和磨难,这样才懂得珍惜。

  但很多父母,孩子还没摔倒,就开始过来帮忙,恨不得把地面全铺上木板,把石头铲掉。

  害怕孩子摔跤,想让孩子一帆风顺,这种环境成长出来的孩子,总认为自己跟别人是不一样的,甚至会自负自大,而且遇到自己办不到的事情时,会对别人指手画脚,发号施令。

  02

  教育孩子对很多父母来说,一定是个考验,但也是一个提升的好时机。

  家长需要做的是一种平衡,而不是不断肯定和赞美,或者不断给予。

  孩子成长需要一些磨难和功课,需要父母的支持和陪伴,让自己不断面对,才比较有用。

  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比较后发现孩子变得口齿伶俐,不但话变得蛮横任性,什么都接受不了,你说一句他回两句,甚至让父母噎住,说不出话来。

  这是我们很多孩子的反应模式,投射到我们自己的原生家庭,投射到我们今天的每一个成人,每一个父母,我们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模式?相信大家心里边都很清楚。

上一篇:这样活更开心 解开14个心理枷锁
下一篇:酒非益友,小心引发精神障碍

还想咨询:

医师团队
  • 王荣 主任医师

     王荣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恐惧症、强迫症、心理障碍、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神经衰弱、头晕头痛、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乱、人格障碍、躯体化障碍

    点击咨询立即预约
  • 李国兰 精神科主任

     李国兰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失眠、双相情感障碍、应激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强迫症、恐惧症、心理障碍、人格障碍

    点击咨询立即预约
  • 吴立侠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吴立侠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催眠技术和正念疗法以及沙盘游戏治疗、绘画分析治疗等系统性多元化咨询方式,从咨询者的心理、身体、精神状态,三效合一进行通过心理评估、心理疏导、心理疗愈、心理支持等全方位疏导

    点击咨询立即预约

自助挂号

为保证顺利就诊,您的姓名和手机号码务必真实有效。您的个人信息仅供就诊使用,请放心填写。

*您的姓名:
*手机号码:
预约日期:
预约病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