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济南精神病医院 > 精神障碍 >

你的生活中也有“双面人”吗?

来源:吉林中山医院精神心理科         时间: 09-05

  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人:对越不熟悉的人越礼貌、热心,但对越熟悉的人如亲人,反而越蛮横,甚至伤害他们,这样的人常被大家称为“双面人”。而我们也常常不自觉地成为“双面人”,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双面人”常常是用“横”来喊“疼”

  我们对父母或者爱人发火,是不是经常是在内心感到非常焦躁和压抑的时候?这种时候,我们需要将这些“不爽”的感受表达出来,希望得到亲人们的理解,安慰和支持。“双面人”无法用正常的、适当的方法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于是为了掩盖心里的痛苦,便用愤怒来释放内心压抑的情绪。

  所以,“双面人”其实是假,他们是用愤怒来表达对呵护的需求。谁比较能呵护包容他们呢?唯有比较亲近的人。对客户会影响业绩,对同事会影响形象,回到家里,卸下了工作的重担,可以放松神经了,不愿再压抑自己的情绪,家人就会自然成为了压力释放的比较佳对象。

  据统计,66%的夫妻之间的争吵都出于“引起对方的注意”这一目的。也就是说,无论争吵的发起者如何大喊大叫,歇斯底里,都是在表达:“我需要你的注意,我需要你的爱。”

  “双面人”的“礼”是对自己的期待

  我们在日常的社交中,都希望自己受到尊重和欢迎,会对自己在所处的社交环境中的形象有所期待。这种期待会让我们保持一定的社交尺度,让自己看起来有涵养、大度,从而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

  如何避免成为“双面人”?

  作家亦舒说过:人日常所犯比较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那么,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其实,我们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来释放压力。比如,找好友吃饭吐槽,还可以用自我交谈的方法进行自我反省:准备一张纸,在纸上写下一系列以“我”为主语的问题,如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压力是什么?我对家人的期待是什么……等等,你可能会意识到许多从前没有重视过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压力来源,从而重新调整自我定位。

  碰到“双面”家人怎么办?

  “双面人”的这种行为模式有的是无意识的,初衷并无恶意。既然没有恶意,家人可以对他的蛮横无礼多些包容,多关注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多些交流与理解。

  但也要注意恶意的“双面人”行为,因为如果“横”到了没有限度的地步,很容易演化成家庭暴力,许多家庭暴力的滋生,都来源于懦弱和无原则的忍让。

上一篇:毒品与艾滋
下一篇:这些“有害心理”,你有吗?

还想咨询:

医师团队
  • 王荣 主任医师

     王荣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恐惧症、强迫症、心理障碍、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神经衰弱、头晕头痛、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乱、人格障碍、躯体化障碍

    点击咨询立即预约
  • 李国兰 精神科主任

     李国兰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失眠、双相情感障碍、应激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强迫症、恐惧症、心理障碍、人格障碍

    点击咨询立即预约
  • 吴立侠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吴立侠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催眠技术和正念疗法以及沙盘游戏治疗、绘画分析治疗等系统性多元化咨询方式,从咨询者的心理、身体、精神状态,三效合一进行通过心理评估、心理疏导、心理疗愈、心理支持等全方位疏导

    点击咨询立即预约

自助挂号

为保证顺利就诊,您的姓名和手机号码务必真实有效。您的个人信息仅供就诊使用,请放心填写。

*您的姓名:
*手机号码:
预约日期:
预约病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