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吉林中山医院精神心理科 时间: 11-02
对于精神障碍症中医治疗其实在我国古代的多不医药经典著作中都有记录。中医治疗精神障碍症相对于西医来说没有药的毒副作用,能够从根源上消除疾病存在的土壤。那么,我们的老祖宗对于精神障碍症的治疗都做了哪些记载呢?
以下就是中医著作当中关于精神障碍症中医治疗的介绍:
涤痰开窍,治疗狂症宜下其痰的治疗方法还是首见于《内经》。用此法的系统治疗精神病则较晚。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比较先推出三圣散,到了明清以后就成了治疗精神病的重要方剂,并广泛流传。涤痰开窍法的主方依据就是癫狂是痰迷心窍所致。此法的疗效和评价有待进一步探讨。
清热泻火,《内经· 至真要大论》中说:&ldquo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rdquo 。阐明了狂症是由火热过亢而起,相当于西医的以精神运动性兴奋的主要症状的各种精神病。在治疗的方药中,多数医家用大剂量的寒凉药物,认为非常人药量倍数不能见效。
活血化瘀,《内经》中早就有关于血瘀与精神病关系的论述,在治疗方略上则少论述。明确提出活血化瘀法治疗精神病的则是汉代名医张仲景。清代名医王清任又创拟了癫狂梦醒汤治疗各种精神病,他也是用活血化瘀药物为主。近年来许多精神病学工作者十分推崇活血化瘀法治疗精神疾病。
养血安神,宋代王怀隐所著的《太平圣惠方》中对用养血安神法治疗精神病早有记载。明代李挺指出,用经期以及产后精神病都是耗血过多、阴虚血少所致。而虞博也认 为癫是心血不足,治疗就要以养血安神为主。根据&ldquo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rdquo 的治疗原则,以补气养血的药物,治疗阴虚血少,血虚神耗所致的精神病实为药症相符。
精神障碍症中医治疗讲究的就是辩证,对于不同的患者要进行不同的治疗。中医治疗精神障碍症的方法还有很多,患者如果对中医治疗精神障碍症有兴趣,可以咨询医院医师。或者可以上网进行搜索,相信大家会有一个更加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