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济南精神病医院 > 精神障碍 >

老人睡眠障碍须重视原发病治疗

来源:吉林中山医院精神心理科         时间: 11-11

  睡眠障碍是指脑内网状激活系统及其他区域的神经失控或与睡眠有关的神经递质改变而导致的睡眠功能减退或睡眠影响呼吸功能。老年人并非睡眠需要减少,而是睡眠能力减退。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睡眠呼吸障碍多见50 岁以上人群中,睡眠后均可能发生呼吸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加重呼吸疾病、夜间吸入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嗜睡常见其原因有脑部疾病(脑萎缩、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全身病变(肺部感染、心衰、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药物因素(安眠药)及环境因素等。有调查显示,超过50%的老年人存在睡眠问题。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错综复杂,某些疾病如夜尿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对睡眠都有影响。

  张奶奶,年龄67岁,每晚入睡艰难,须服安眠药勉强入睡,一般安定类药物不起作用,全靠三唑仑和思诺思,但又怕服用安眠药成瘾,整天忧心忡忡。 她夜间浅睡多梦,白天昏昏沉沉,精神萎靡,心烦意乱;体质很差,吃了人参、虫草等补品,症状反而加重。就诊时病人脉象弦紧,舌尖红,苔白腻,面色萎黄,头发苍白,精神不振,证属肝郁化火、阴虚火旺、气滞湿阻、心神不宁。为此医生治以舒肝解郁、滋阴降火、清心化湿,方用天王补心丹合知柏地黄丸加减:生龙骨30克、夜交藤30克、石菖蒲15克、远志10克、酸枣仁15克、朱茯神15克、生地15克、广郁金15克、焦山楂15克、莱菔子15克、生甘草10克、淡竹叶10克、陈皮15克、炒白术15克,7剂。特别交待立即停服人参等补品,多吃白萝卜。一周后复诊时睡眠明显好转,心情愉快。在此基础上原方加减再服2周,睡眠恢复正常,健康状况好转。    还有一位老年患者,近来总是失眠,原本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的他,现在经常凌晨三点多就醒了,而且很难再入睡。为此,临床医生给他开了安定等治疗失眠的药物,结果不但患者的失眠没有好转,情绪状态也越来越差。经精神科会诊后,这名患者被诊断为&ldquo 抑郁症&rdquo ,随后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患者早醒症状明显好转,情绪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

  医师表示,老年人失眠由多种原因引起,首先要分析一下失眠的原因。年龄大了,睡眠需要的时间少,据研究表明,60岁以上老人比60岁以前每天要少睡3~4个小时。另外,老年经常与多病相伴,慢性疾病干扰睡眠,常会有继发性的睡眠障碍,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更年期等都可以引起失眠。

  其次,老年人在生理上还有以下特点:1.内分泌变化引起的大脑生物钟变化,深睡眠减少,周期中清醒次数增加。2.动脉硬化引起心脑供血减少。3.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营养供应相对不足。4.心情抑郁,尤其是老年孤独者。[NextPage]

  &ldquo 对于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一定要注重原发病的治疗,同时,让患者不要对使用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过分焦虑。&rdquo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李艳说。

  总之,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要查明原因,不滥用安眠药,要记住老年人生理上的特点,药物种类和药量选择得当。另外,医生要叮嘱患者不要紧张,对失眠要有正确的理解,保持生活规律性。服用药物后起床要多活动,但体育锻炼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风寒入侵、饮食不节、关节疼痛等,进一步加重失眠。

上一篇:妄想阵发的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下一篇:癔症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

还想咨询:

医师团队
  • 王荣 主任医师

     王荣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恐惧症、强迫症、心理障碍、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神经衰弱、头晕头痛、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乱、人格障碍、躯体化障碍

    点击咨询立即预约
  • 李国兰 精神科主任

     李国兰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失眠、双相情感障碍、应激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强迫症、恐惧症、心理障碍、人格障碍

    点击咨询立即预约
  • 吴立侠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吴立侠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催眠技术和正念疗法以及沙盘游戏治疗、绘画分析治疗等系统性多元化咨询方式,从咨询者的心理、身体、精神状态,三效合一进行通过心理评估、心理疏导、心理疗愈、心理支持等全方位疏导

    点击咨询立即预约

自助挂号

为保证顺利就诊,您的姓名和手机号码务必真实有效。您的个人信息仅供就诊使用,请放心填写。

*您的姓名:
*手机号码:
预约日期:
预约病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