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吉林中山医院精神心理科 时间: 11-16
随着当今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因为面对过多的生活压力得不到缓解而患了后天精神病,很多患者担心后天精神病会遗传给子女。那么,后天精神病会遗传吗?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做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患有后天精神病的患者有所帮助。
自从rudin(1916)开始对精神分裂症状的遗传学进行认真研究后,半个多世纪以来系统的家系调查,证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有一定作用。
精神病会不会遗传给子女呢?研究表明,病人家属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得多;且与病人的血缘关系愈近,患病率愈高;其中子女、同胞及父母为比较高,分别为16.4%、11.5%-14.3%、9.2%-10.3%。
当然,据相关医师称,从遗传病理学上分析,精神分裂症遗传是相对的而不是的。精神分裂症除遗传因素外,其他方面如人体生理、心理与环境体系中有关因素相互作用才是更重要的致病因素。
医师表示,在一个人出生时,甚至更早的时候,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可能已经开始增加了。孕期中的妇女如果受到流感病毒或风疹的侵袭,生下的孩子就有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孕期的营养不良和分娩时的并发症也有同样的危害。这些意外事件可能会对大脑的早期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使人更易脱离现实而患上精神障碍。
早期心理创伤(心理伤害或打击)也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儿童期曾经历过暴力、性虐待、死亡、父母离婚、分离或其他应激事件。
尽管有这么多有力的证据,但仅从环境因素上不足以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例如,即使精神分裂症父母的孩子,离开原先那个混乱的家庭,而被转移到其他地方养育后,还是比其他人患上精神病性障碍的可能性更大。
从上文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精神病虽然有一定的遗传性,但并不是遗传。对于后天精神病而言,虽然遗传性很小,但也会受一定的环境因素影响,并不排除遗传的可能。所以,如果父母有后天的精神病,孩子患病的可能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