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吉林中山医院精神心理科 时间: 11-18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率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目前精神病的病因学众说纷纭,但通常认为与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产生的心理不平衡是比较主要的因素。事实上,同样的刺激,并没有都出现心理障碍,那就说明主因在于自身。总括起来,易患都自身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遗传因素,即家族中有精神异常或性格异常的人,我们称之为&ldquo 有阳性家庭史的易感人群&rdquo 。二是性格缺陷(或特点)。
有关资料表明,51亿人口中,性格缺陷都达10-15%,上海的一项卫生调查表明,性格缺陷者达17.8%,数据是惊人的,据我们临床观察,性格缺陷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一) 敏感、多疑、内向、孤僻、不合群、好幻想、固执己见,给人以个性强,自我封闭,高傲恃才的印象。
(二) 凡事以&ldquo 我&rdquo 为,先考虑自己,任性放肆,好吹嘘,好显示,爱出风头,乐意成为大众注意的,感情丰富多变,具有表演性,易受别人暗示。
(三) 办事认真仔细,小心谨慎,优柔寡断,胆小怕事,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追求十全十美,工作踏实认真,常得到领导赏识,但办事速度慢,缺乏灵活性、果断性,不能独树一帜。
(四) 对生活前景不乐观,遇事易伤感,对自己不满意,自我贬低,认为别人比自己强,缺乏自信,易激惹。
(五) 争强好胜,爱面子,不受委屈,每当别人对他开有损自尊心的玩笑时,无法容忍,耿耿于怀,怀恨在心。为满足自尊心,总暗暗与别人较量,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诸方面给自己造成许多心理压力,使精神过于紧张,造成机体的&ldquo 紧张&mdash &mdash 松驰&rdquo 自我调节失控。
(六) 过于自信,固执己见,对周围事物敏感多疑,遇事反复查询根源,不肯放手。 从上述两方面来看,遗传倾向是不可逆转的,但性格缺陷可通过行为训练加以矫正,可见矫正性格缺陷是防止心理障碍发生的途径之一。
综合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抵御精神障碍侵扰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时常调整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态度,已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中的诸多困难与阻挠,让精神障碍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