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吉林中山医院精神心理科 时间: 11-29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的提高,而患有脑血管病的人却越来越多。脑血管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也成为人们尤为头痛的问题。下面就看一起看一下脑血管疾病是如何导致精神障碍的,及相应治疗原则。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是指,在血管壁病变基础上,加上血液成分或血液动力学改变,可造成脑出血或缺血,导致精神障碍。一般发病急,进展缓慢,常因卒中引起病情急性加剧,代偿良好时症状可缓解,病程波动呈阶梯样,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比较终常发展为痴呆。
病因和发病机理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机理中,脑血流量降低的程度与痴呆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如多发性梗塞数量对痴呆发生有重要作用。脑梗塞是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软化。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类型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病理分类很多,根据病损广泛性可分为:
1、弥漫性病变引起的痴呆:以大脑基底节多发性梗塞较多见。病理解剖常见不同病期的多发性腔隙性梗塞灶,血管可见广泛性粥样硬化。
》》点击在线咨询,与医师在线交流!《《
2、局限性病变引起的痴呆:与病变大小和部位有关。主要病理所见为脑动脉硬化。除了脑实质及脑血管病变外,也可累及视网膜与心肾等脏器。随着脑动脉硬化的严重发展可产生弥漫性脑萎缩。
治疗原则
1)目前无法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但治疗能延缓病情进展,减轻或消除疾病症状和心理社会性不良后果,并减少伴发疾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2)应加强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影响的了解和调整,识别疾病的促发或延续因素,提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3、根据病情调整综合性治疗护理,正确应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心理社会及干预等。制定的综合性治疗计划,并根据病情不断调整综合性的治疗护理,正确应用各种药物治疗,如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极化治疗,降压药物、益智药与脑代谢改善药等。目的是改善脑血流、预防脑梗塞、促进脑代谢、缓解症状、阻止病情恶化。其他可参考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原则。
脑血管病所治精神障碍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的预防其发生对患者及家属来说尤为重要。随着医学的进步,希望能够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此类精神障碍的发生。如想了解关于此种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可与在线医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