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吉林中山医院精神心理科 时间: 12-03
在前面已经讲到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概述与诊断,下面再说明一下相关的临床表现以及对症的治疗方法&mdash &mdash
【临床表现】
药物依赖的临床类型
一、吗啡类依赖
鸦片类物质,包括鸦片,鸦片中提取的生物碱、吗啡,其衍生物海洛因,人工合成的度冷丁,美散酮(methadone)和镇痛新(pantazocine)。此类药物除镇痛外可引起欣快,易成瘾。常用剂量连续使用2周即可成瘾,具有强烈的精神依赖、躯体依赖及耐药性。医生吗啡比较高剂量每次0.03g,每日0.1g。文献资料,吗啡成瘾者每次用量可高达0.5~1.0g。
临床表现:90年代以来在我国医疗工作中,海洛因成瘾为常见类型。精神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沉、易激惹;服用瘾药后情绪高、活跃。性格变化极为严重:自私、说谎、诡辩,不关心他人,对社会失去责任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创造能力和主动性减低。失眠、睡眠质量差,昼夜节律颠倒。智能障碍不明显。
躯体症状:一般营养状况差、食欲丧失、多汗、便秘、体重下降、皮肤干燥、性欲减退。男性病人出现阳瘘,性欲丧失,女性月经紊乱、闭经。血管运动方面:可见脸红、头晕、冷汗、体温升高或降低、心悸、心动过速。此外,有白细胞升高,血糖降低。
神经系统检查:可见震颤、动作和步态不稳、言语困难、Romberg征阳性、缩瞳、腱反射亢进,也可发现吸吮反射、掌颏反射、霍夫曼征阳性及感觉过敏。部分病人脑电图轻度异常,&beta 活动增加或&theta 活动增加。
戒断综合征:鸦片类戒断症状十分痛苦。断药6~8小时后即出现焦虑不安、打哈欠、流涕、寒战和身体不同部位疼痛、失眠,病人不能入睡,安眠药无效。病人痛苦呻吟,哀求给药,不给则进行威胁说谎。病人在撤药后均出现程度不等的短暂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重者出现暂谵妄状态,一般在停药24~36小时较为突出,历时1~2天或2~3天后便减轻。在意识不清晰时常伴有精神运动性不安、躁动。有时可伴有鲜明生动的幻觉。[NextPage]
植物神经症状明显:恶心呕吐,全身痛觉过敏,瞳孔扩大,发热出汗。肌肉抽搐常见。以上症状一般在戒药72小时后减轻。但精神症状:焦虑不安、失眠等症状持续1~2周或更久。
在躯体戒断症状明显减轻后,精神依赖症状,&ldquo 想瘾药&rdquo 仍可十分明显。此时医护人员要十分警惕,勿让病人&ldquo 有机可乘&rdquo 。
二、巴比妥类及其他镇静安眠药成瘾
随着安眠药、镇静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成瘾者不少见,其中以速可眠、安眠酮成瘾者多见。巴比妥类药物可解除紧张,易产生精神依赖。由于耐药性的出现,剂量日趋加大,反复使用后可产躯体依赖。据文献报道,速可眠日量在0.4g以下,不易导致躯体依赖,日量0.6g,服用一个月,可引起躯体依赖和戒断症状。
临床表现:大量服用安眠药的病人,均可出现程度不等的慢性中毒症状。一次大剂量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可引起意识障碍及轻躁狂状态,历时数小时至数天,伴有震颤、吐字不清、步态不稳等神经系统体征。大量服用可出现智能障碍: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均有明显下降,思考问题困难,工作学习能力均可有所下降。药物成瘾后均出现人格改变:不择手段偷药骗药,置家人生活于不顾,否认成瘾,当面撒谎,直至戒断症状出现,无法忍受时才向家人和医生苦苦哀求给药。病人丧失进取心,对家庭和社会丧失责任感。
躯体症状:可见消瘦、无力、食欲下降,胃肠功能不良;面色青灰,易出汗,皮肤划痕反应阳性,性功能明显低下或消失。常伴有药物中毒性肝炎。神经系统体征:可见舌、手震颤,腱反射亢进,踝阵挛以及锥体束征、掌颏反射及噘嘴反射阳性等。
戒断综合征:一般于停药1~3天后出现,成瘾剂量愈大,药物镇静作用愈强,戒断症状愈重。轻者出现全身难受,不适、心慌、眩晕等类似神经症症状。重者出现全身肌肉抽搐,癫痫大发作或幻觉,类似精神分裂症症状和意识障碍:兴奋、冲动、言语乱、多疑和幻觉。
三、抗焦虑药成瘾
比较早易成瘾的抗焦虑药物是眠尔通。近10~20年来随着苯二氮衍生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由于使用不当,剂量过大,持续时间过长等原因,相继出现利眠宁、安定阿普唑仑等成瘾病例,其中以眠尔通的耐药性和成瘾剂量比较大,在不少已列为禁用的易成瘾药物。作者曾观察2例眠尔通成瘾病人,每日服用20~40片之多。亦有报道一般治疗量即出现成瘾者,可能与病人的素质有关。[NextPage]
临床表现:抗焦虑药、大量服用可出现消瘦、无力、面色苍白、皮肤无光泽和性功能低下。一般智能障碍不明显。神经系统症状有:肌张力低下,腱反射低或不能引出,步态不稳。成瘾后均有一定程度人格变化。轻者性情易激惹、意志薄弱。重者说谎,隐瞒病情,不择手段至急诊室骗药偷药。
戒断综合征:成瘾病人往往白天少服一次,即感难受不适。明显的精神症状往往于停药后1~3天后出现:一过性幻觉、兴奋、欣快、不眠。临床表现与巴比妥类安眠药戒断症状相似。可见癫痫大发作。
四、其他易成瘾药物
有苯丙胺、印度大麻和可卡因等。
苯丙胺为中枢神经兴奋剂,可减少嗜睡及疲劳感。小量口服5~10mg,可解除疲劳、提高精神及兴奋性。一般作用时间维持4小时。继之出现疲劳嗜睡。每日小量服用,很快产生耐药性。戒断综合征中以抑郁比较常见,症状在停药48~72小时达比较高峰,以后逐渐减轻。严重者精神症状持续数周之久。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治疗。
、大量服用苯丙胺,可出现苯丙胺性精神病。临床症状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十分相似:在意识清晰情况下出现被害妄想,援引观念。但持续时间短,停药数天、比较多数周即消失。抗精神病药物如酚噻嗪及丁酰苯类治疗。
印度大麻是一种仅次于鸦片的古老致瘾剂,在近东及中亚细亚流行较普遍,服用方法有口服、吸烟和咀嚼。近十多年来北美大麻(marihuana)在美国和西欧也广为流行。大麻有中等强度的精神依赖,耐药性小。吸入7mg即可引起欣快,14~20mg出现明显精神症状。
吸大麻醉后,自身感到特别愉快,精力充沛,欣喜若狂,充满自信。可出现错觉和感知综合障碍,兴奋和恐惧。继之出现抑郁、不安,共济失调,以睡眠告终。
可卡因(cocaine)是从南美灌木古柯叶中提出的生物碱,有局部麻醉作用,是一种中枢兴奋剂和欣快剂。当地居民嚼含这些树叶以解除疲劳,提高情绪。常用方法有皮下注射及吸入两种。临床表现与苯丙胺十分相似;有强烈的精神依赖。[NextPage]
【治疗措施】
一旦病人对药物成瘾或病人渴求瘾药的赣如此强烈,一般很难自动戒药。因此应住院进行治疗,即使自觉住院,病人往往不惜用说谎、偷窃等手段骗取药物。故对入院病人必须详细检查其衣服、用品、书籍,并一切获取瘾药可乘之机。这是保证治疗见效的的关键。早期治疗,效果明显。
治疗原则:缓慢撤完瘾药,一般成人,瘾药可在1周仙撤完:体弱、成瘾久、药量大或老年患者,为避免断药过程中出现心血管意外、虚脱,可较缓慢减药。在10天至2周内减完。
各种躯体支持可改善病人营养,减轻戒药时的痛苦及急性中毒症状。可用大量维生素B族、维生素C、烟酸等。在有条件情况下,可为病人进行促大脑代谢:能量合剂、大量维生素C、烟酸、谷氨酸钠等加入5%~10%葡萄糖溶液200~50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对摆脱戒断症状、减轻各种植物神经反应,有较好疗效。
戒瘾过程中常见病人有失眠、焦虑等情绪反应。此时宜采用不成瘾镇静剂,如安他乐、小量奋乃静、氯丙嗪或泰尔登等。焦虑反应明显时,可适当用抗焦虑药物,如舒乐安定、安定等。硝基安定兼有抗癫痫作用,可以预防减药过程中出现癫痫大发作。
国外有采用替代,即用成瘾性较弱的药物替代之,特别在海洛因成瘾的治疗中,如用美散酮替代吗啡、海洛因成瘾。若干单位亦在试用中。
在海洛因戒药过程中,易出现兴奋躁动甚至意识障碍,以戒药开始数天比较为严重。必须及时控制兴奋冲动并注意保护病人安全。一般可肌注或口服氯丙嗪合并非那根各25~50mg,每日3次。兴奋躁动严重者,对心血管系统功能良好的成年患者,可用氯丙嗪非那根合剂,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静注。此外肌注氟哌啶醇5~10mg,每日2~3次,亦有助于控制兴奋。当躯体依赖症状控制后,病人对药物渴求的心理依赖可在较长时间内存在。根据临床症状,宜以抗精神病药物或抗焦虑药物,继续巩固治疗至少2~3个月为宜。
支持性心理治疗十分重要。病人大多意志薄弱,对治疗缺乏信心,必须经常鼓励和支持病人坚持治疗,鼓励病人参加各项文体活动,转移其对瘾药的注意力。家庭社会支持,对病人出院后的巩固疗效十分关键。在阶段必须取得家庭和工作单位的支持和监督,切断瘾药的来源和与瘾药提供者的效,否则即使在住院条件下戒瘾成功,出院后疗效不易巩固且有重染旧习的可能。出院后应坚持门诊观察两年,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