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吉林中山医院精神心理科 时间: 11-07
精神障碍护理学主要是关于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科学,是大多数精神科的医护人员的必修科目。那么,精神障碍护理学的过程是怎样的?精神障碍护理实践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重视心理状况的分析与评估
创伤后反应性精神障碍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因对创伤的敏感性、耐受性不同而产生不同强度的反应。主要系大脑长时间未能休息,而引起脑功能严重紊乱。在护理时,应通过家属或同患者谈话了解患者伤前性格类型及相关情况,如受伤原因、事故过程、现场抢救情况及过去有无外伤史、有无家族精神病史、服药情况等。
重视对患者心理的动态观察
对患者入院后的心理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并排除器质性疾病或脑源性损伤所引起的性格改变,如休克、颅内高压、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等,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有精神症状及24小时以上难以入眠者,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加强心理干预
外伤后反应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病的治疗存在差别。药物主要用于急性期控制症状,心理干预才是比较重要的防治手段。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缺乏临床心理治疗医师,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尤其是在非精神病院者主要由医护人员及家属承担。根据入院后了解的情况,如创伤后疼痛难以忍受;对疾病认识不足;受伤时刺激尚未消除;入院后环境适应性差;担心因经济困难;难以承受医疗费用;担心日后难以,尤其是脊柱骨折并截瘫患者等,并根据患者的身心特点实施不同的措施。
重视创伤及其并发症的护理
对不配合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在精神病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原发病的护理,如观察并调整骨牵引装置、防治创伤后其他并发症等。精神障碍的患者患病时生存意识差,因低蛋白血症、贫血、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应在家属配合下及时予以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并予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类食物。
》》点击在线咨询,与心理医师在线交流《《
精神障碍护理学的相关知识,可以让患者对自己的治疗过程有一定的认知,具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还是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确定,不过,比较终目的都是为了患者着想。患者家属也要在患者过程中起到护理的协助作用。